王君正书记专程打卡的那些红色遗迹
进藏履新两个多月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赴山南、昌都、林芝、拉萨考察调研途中,一路追寻历史足迹,五次专程“打卡”西藏红色遗迹,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
10月26日 山南市乃东区克松村
王君正考察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陈列馆。
强调,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把我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大力弘扬“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背景:西藏民主改革前,克松村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平叛反乱以后,克松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
这是王君正考察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陈列馆。记者 旦增西旦 摄
克松村。(资料图)
10月27日 山南市玉麦乡
在前往玉麦乡调研途中,王君正瞻仰了西藏军区原司令员张贵荣烈士纪念碑。
背景:1984年,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视察时,因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拉着马尾巴永远倒在了边防线上,终年49岁。张贵荣牺牲的地方藏语称为“洛马央”,意思是“狭窄的悬崖”。张贵荣殉职后,人们便将这里改名为“将军崖”。
张贵荣烈士纪念碑。(资料图)
当年张贵荣烈士牺牲的“将军崖”。(资料图)
12月1日 西藏工委旧址、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
12月1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带领新一届自治区党委班子成员,来到西藏工委旧址,参观西藏工委历史沿革陈列馆、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瞻仰张经武等革命前辈的先进感人事迹,重温入党誓词。
强调,党在西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西藏各族人民谋解放、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西藏谋稳定、谋发展的历史。我们要从党在西藏的光辉历史中感悟我们党不变的初心,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信心决心。
背景:西藏工委是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前身,工委办公旧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院内。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位于西藏工委办公旧址1号楼,通过10个展厅,展示了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的工作生活经历。
这是王君正带领新一届自治区党委班子成员来到西藏工委旧址,参观西藏工委历史沿革陈列馆。记者 旦增西旦 摄
12月1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带领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常委洛桑江村、严金海、庄严、陈永奇、刘江、王卫东、汪海洲、赖蛟、任维、普布顿珠、嘎玛泽登、达娃次仁,来到西藏工委旧址,参观西藏工委历史沿革陈列馆、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楼,瞻仰张经武等革命前辈的先进感人事迹,重温入党誓词。这是宣誓现场。记者 旦增西旦 摄
西藏工委办公旧址院内的苏式门楼。(资料图)
俯瞰西藏工委办公旧址院内的苏式门楼。(资料图)
12月14日 昌都市八宿县怒江大桥
赴八宿县调研途经怒江大桥,王君正专门停车向修建怒江大桥的烈士致敬,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致敬。
背景:西藏和平解放后,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以3000多名英烈捐躯的代价,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怒江大桥段由18军54师162团2营4连某排,担任最危险的任务,战士们用最原始的手凿、肩扛,8个月的浴血奋战,修建起了怒江大桥,作出了很大牺牲。
怒江大桥。(资料图)
川藏线“怒江72拐”。(资料图)
12月16日 林芝市波密县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王君正在波密县调研时,视察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了解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追忆革命历史。
强调,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明确肩负的重大责任,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切实增强实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为“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背景:1959年1月4日,扎木保卫战打响,红楼成为该战斗的指挥中枢,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办事处的领导在红楼上指挥了这场战斗,并取得胜利。
这是王君正在波密县调研时,视察扎木中心县委红楼。记者 旦增西旦 摄
树林环抱的扎木中心县委红楼外貌。(资料图)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资料图)
推荐阅读